热门资讯
实景案例
可观工地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并带来了多份建议,其中包括“建立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和“推动贵州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
“推动乡村地区传统手工艺振兴,建立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新模式,是解决农村就业、刺激消费、实现脱贫不返贫的重要举措。”夏华提到。
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夏华都在致力于拉动贵州各地苗绣企业的发展,还曾被授予“贵州苗绣特殊贡献奖”。在她看来,苗绣就具备着产业化的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夏华也带来了相关建议。
文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
记者了解到,现阶段“指尖经济”“指尖产业”等词汇在各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频出现。所谓“指尖”,指的是手工技艺,例如云南楚雄的彝绣、贵州苗绣等。
“推动乡村地区传统手工艺振兴,建立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新模式,是解决农村就业、刺激消费、实现脱贫不返贫的重要举措。”夏华认为,建立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区,并将成功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深刻意义。
在夏华看来,我国各民族地区拥有璀璨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如刺绣、蜡染、扎染、雕刻等,具备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资源,且有众多农村当地的产业劳动者。
因此,夏华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因地制宜打造指尖产业新模式。
“首先是用数字化手段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利用龙头企业平台资源孵化民族文化IP,推动民族文化IP与服饰、食品、酒店、艺术品等跨界合作,搭建民族时尚文化产业集群;其次可以通过培训扩大就业创业,健全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培养机制,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文化富民、居家就业;最后,场景化打造国潮文化新高地和消费体验目的地,将民族元素与‘吃、住、行、游、购、娱’功能结合,打造可体验的、别具特色的指尖产业基地。”夏华认为。
此外,夏华还建议打造特色国潮文旅产业,吸引全球消费者。她认为,近年来旅游文化产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到文化体验旅游。因此,夏华建议,一方面将原生态民族文化提升发展成为国潮美学新高地,打造文化新地标,吸引全球消费者;另一方面,促进中西方文化产业合作,整合全球设计师资源,打造“中国民族美学时尚周”等超级活动平台,成为全球设计走进中国、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的新桥梁。
同时,夏华还建议激发龙头企业积极性,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打造行业标杆案例。
“龙头企业是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打造乡村振兴创新模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主体,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投身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中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新乡村振兴产业新模式,最终服务乡村振兴大局。”夏华表示。
推动贵州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苗绣是指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也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具有代表性的“指尖产业”之一。
在过去,贵州苗绣已经作为中国文化符号之一频频绽放在国际舞台,亮相法国卢浮宫和伦敦时装周。
夏华认为,从技艺、人才数量、市场需求来看,苗绣具备了产业化的潜力。但苗绣产业化发展还存在着绣娘及工坊小而散、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力等问题,因此保护好苗绣文化、传承好苗绣技艺、发展好苗绣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推动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夏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首先,夏华建议支持搭建苗绣数字化产业平台。夏华认为,一方面建立以绣娘和纹样为基础的苗绣产业数字化平台,用数字化赋能苗绣技艺,让绣娘的手艺能够连接全球合作商,让民族美学纹样能够成为全球设计师可应用的纹样IP。
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培训,将非标的技能标准化,打造从培训到订单再到市场化消费的产业发展路径,将个体力量转化成群体力量,再转化成产业力量,提高苗绣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能力,推动苗绣产业快速成长。
其次,夏华提到建立苗绣产业基地,搭建面向全球的苗绣产业研发设计中心。同时支持企业研发设计投入,以开放共享的平台吸引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与绣娘合作,共同创意,打造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实现苗绣产品的商品化、时尚化、品牌化、国际化。
再次,夏华建议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开放性的苗绣市场化平台,让更多绣娘、工坊的产品能够直接面向全球消费市场,同时要推动建立高效、便捷的产业收益分配体系,在行业内部形成示范效应,形成从文化输出、产品输出到产业创新模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苗绣产业做大做强。
最后,夏华提到推动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龙头企业和绣娘三方通力合作。
“苗绣产业的发展不仅能解决绣娘就业,服务乡村振兴大局,更是对贵州刺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产业一定有分工和上下游产业链,龙头企业和绣娘应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发展,政府发挥统筹引导作用,创造优惠条件,吸引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培育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发展一批手工艺带头人快速成长,构建数字化、IP化、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苗绣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条完整化。”夏华表示。
相关推荐
算一算自己别墅装修需要多少钱
已有32000位别墅大宅业主获取报价
400-870-0986
装修咨询热线
X